

發布時間:2021-04-20瀏覽:1403次
臨床實踐中常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樣劑量的藥物用于患同種疾病的不同病人,其療效往往相差很大,有的表現為藥到病除,恰到好處;有的療效一般,病況稍見好轉;而有的卻療效不好。其毒副作用表現也不一樣,有的幾乎無副作用或輕微;有的卻嚴重中毒。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常用量的藥物為什么在各人身上會反應不一?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血藥濃度監測,因為存在著個體差異(年齡、性別、機體狀況、遺傳、種族等)。例如,用苯妥因鈉治療驚厥和心律失常,其最適治療劑量在不同的人身上變化很大。用常用量治療時,其血藥濃度變動較大,有的人低到只有2毫克/升,根本無療效;有的人卻高達50毫克/升,病人嚴重中毒。

為了做到合理用藥,科學家們做了大量實驗,發現這樣一個有意義的現象:不同的人,其有效的藥物劑量變動很大,但是其安全有效的血藥濃度變動卻較小。一般不過1倍左右。當血藥濃度大于安全有效范圍,其毒副作用和表現及其程度在不同病人身上變動也較小。再舉苯妥因鈉的例子,該藥的安全有效血濃度范圍在幾乎所有病人均為10~20毫克/升。同樣當苯妥因鈉的血濃度超過安全范圍,幾乎所有病人都出現中毒反應。當血藥濃度為20~30毫克/升時,病人則出現精神異常現象。因此在臨床上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更多艾塔科儀的血藥濃度分析儀相關信息,歡迎來電咨詢:400-002-7510,1300619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