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參作為臨床常用中藥,提取工藝研究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丹參中以原兒茶醛為代表的丹酚酸是丹參的水溶性成分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其性質不穩定,易于氧化。如果用煎煮法提取,則提取時間和溫度等影響因素都要加以考慮。超速萃取儀則尤需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具有的快速、高效、節省能源和試劑、操作簡便等優點。

當過濾頭泵送液體時,流道管內有不規則但連續的小氣泡。此時考慮流動相是否脫氣。如果已經脫氣,應注意過濾頭的污染也會導致這種現象。治療方法相對簡單。旋下濾頭,將其浸泡在稀硝酸中,超聲波處理半小時,清洗后重新安裝
查看全文
對各種破碎樣品量的多少、時間長短、功率大小,有待于用戶根據不同介質摸索而定,選取*值。(建議一般在工作1秒,間隔1秒情況下,每過5分鐘取個樣,摸索實驗條件)。若選用φ2、φ3、φ6變幅桿時,應把超聲功率設定小些,以免變幅桿過載而斷裂。
查看全文
漂白粉、過氧化鈉應該進行蠟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氫氧化鈉易吸水潮解,應該進行蠟封;硝酸銨、硫酸鈉易吸水結大塊狀晶體,倒不出來,以至導致試劑瓶破裂,也應嚴密蠟封。
查看全文
19世紀以前,熒光的觀察是靠肉眼進行的,直到1928年,才由Jette和West提出了第一臺光電熒光計。光電熒光計的靈敏度是有限的,1939年Zworykin和Rajchman發明光電倍增管以后,在增加靈敏度和容許使用分辨率更高的單色器等方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1943年Dutton和Bailey提出了一種熒光光譜的手工校正步驟,1948年由Studer推出了第一臺自動光譜校正裝置,到1952年才出現商品化的校正光譜儀器。
查看全文
我們可以檢查輸液泵有沒有漏液現象,一般接在泵后的管道漏液會使壓力降低,對壓力穩定性影響不大。如果泵內柱塞墊或柱塞桿磨損了那就不一樣了,它不僅壓力上不去、變化大、流量也不足。若后期觀察到泵頭或沖洗管漏液(有沖洗瓶時液位會升高),柱塞墊或柱塞桿是有問題的。
查看全文